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

赣县区:“一米视角”看儿童友好城市创建

来源:市教育局发布时间:2023-11-10 09:34:00访问量: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托举城市美好未来。近日,赣州市赣县区城关四小积极响应赣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号召,成立赣县区首个“儿童观察团”,开展“‘一米高度’看世界共建儿童友好城市”主题实践活动。

这天上午,该校德育处副校长谢琼环、政教处主任夏艳清和副主任黄丹丹带领着观察团成员们在校内红色文化展览馆共同回顾红军长征在桃江河王母渡河段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故事。成员们纷纷表示:“我们现在的幸福都是战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后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将来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城关四小以“儿童友好”为切入点,重点打造“红色课堂”品牌,让儿童观察团成员们在行动上追寻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在思想上弘扬不畏艰难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随后,观察团分别在“梦想教室”、操场、劳动实践基地等地,与其他学生一起,共同倾听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课,观看一场精彩的课后延时网球课、观察一次播种除草的劳动实践。校园环境舒适性、空间的趣味可供性的不断优化,通学环境的改善也成为满足儿童需求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赣县区城关四小人行天桥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加快施工中。技术负责人罗斌领着儿童观察团走上崭新的阶梯,对周围的成员们说:“有了这座桥,以后你们上下学都不用穿梭在车流中了,既安全,又方便。”孩子们走过的这段路,是赣县首个儿童友好出行交通设施示范工程。


据罗斌介绍,该人行天桥为赣县区首座人行天桥,天桥采用钢箱梁结构,主桥长28.5米,主桥人行净宽4.2米、总宽4.6米,桥下机动车道净高5.0米,竣工投入使用后,将极大方便周边居民和学生出行,切实解决群众过街时人车不分离问题,缓解交通压力。

“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的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区城管局工作人员通过顺口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城关四小的学生和观察团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在此次联同区城管局、城西社区的“垃圾分类进社区”活动现场,城管局工作人员通过“分辨卡片图案进垃圾桶”“扔骰子地图纸闯关游戏”等方式,着重介绍生活垃圾的分类误区及教大家如何垃圾分类,如何利用垃圾分类实现资源高效率利用。

现场的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知道了废灯泡属于有害垃圾,不能随意丢弃,我们要让身边的小朋友都知道这个知识。”

近年来,赣州市赣县区城关第四小学以赣州市入选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为契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不断优化儿童成长社会环境,赋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赣州市持续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添砖加瓦”。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