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始,万物苏;春分至,燕归来。在这个春雷始鸣,草长莺飞的仲春时节,全县中小学数学教师代表齐聚兴国县樟木小学,共同交流探讨数学思维训练。
享数学之趣,明数学之理。 樟木小学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立足课本,查阅资料,精心设计版面,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数学思维导图。
做中学,练中会,樟木小学同学们的作业和自制学具充满了思维训练的痕迹。
数学思维不仅是动笔练出来的,更是张嘴说出来的。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兴国县樟木小学开展了课前讲题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们走进各班教室,零距离感受孩子们讲题的真实状态。
叶祝冉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整节课体现了从问题-猜想-验证-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个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而且在阐述结论的同时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子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付文洪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整堂课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和层次性,学生用心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和沟通,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
梁雪梅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推理》。教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跃、生动。同时采用笔试、口试、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兴国县樟木中心小学数学组组长李玲老师就樟木小学思维训练做法进行了介绍。
兴国县第二小学的刘珍老师做思维训练经验分享
活动最后,教研室刘力华校长先现场解答了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再给现场教师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多借力”,数学老师之间要多交流,多分享,数学思维训练作业等资源可以相互分享,但是一定要结合学情,从自己班级的实际出发。二是“多评课”,教师要多去评课才会有成长,评课可以先看学生,学生上课时的表现能直观地反映课堂,再看上课教师的理念,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教法,但始终要牢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本次数学教研开放日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与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推进了樟木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进程。樟木小学的教师在今后的教研中将继续不断探索,向学而教 ——忙碌、充实、转变、提升,我们一直在路上!(供稿:兴国县樟木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