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勤廉学校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赣州市文清路小学按照“党建引领、师训赋能、五育并举”三步走策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师德师风教育,让勤廉之风吹满文清园,激励全校师生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党建引领,涵养清正雅和之师
1.政治引领,锤炼党性修养
学校对2024年学校党风廉政工作进行布置,组织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签订了党风廉政“一岗双责”责任状,同时严格落实“学习日”和“第一议题”制度,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交流研讨、专题组织生活会、赴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设立“党员示范岗”等方式,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五带头”活动和“提素质、转作风”专项行动等系列活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在全校树立勤廉的工作作风。
2.廉洁从教,锻造勤廉队伍
学校坚持正向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不仅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和师德师风警示教育,还在全体教师会中打造了勤廉教育微讲堂“教育学习”栏目,每月安排党员干部或普通教师领学,坚持做到“书记宣讲”与“教师领学”相结合、“到基地去”与“请专家来”相结合、“关键节点”与“日常平常”相结合等三个原则,通过“学、讲(演)、悟”三个环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身边的师德“亮点”,引导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向身边榜样学习,规范从教行为,涵养清风正气,锻造勤廉队伍。
二、师训赋能,打造德才兼备师资
学校按照教师“以规范为准则,以示范为追求”的要求,全面关注教师发展的三大基本领域——师德师风素养、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以教师“组团成长”模式促进教师成长,为融合育人打下扎实的师资基础。
1.“1+N”模式,让个体优秀引领群体优秀。
一方面,“1”是指德才兼备的导师团队,“N”是指青年教师团队。通过组团学习,推动青年教师比学赶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1”是指大赛获奖的骨干教师,“N”是指素养扎实的后备力量。对标专业竞赛,开展校内比拼,组建核心团队,进行研磨集训,实现“一人获奖,全组成长”。
2.“N+1”模式,以群体合力促进个体。
“N”是指学校的教导、德育、年级组等诸多管理部门,“1”则指在教学或班级管理中重点培养的个体教师。管理部门从课堂管理、师生关系、家校沟通等方面对个体教师进行精准指导,以群体合力促进教师成长。
三、五育并举,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学校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氛围育人”“活动育人”“学科育人”三大原则,秉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发展理念,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实践体验为依托,以多元评价为导向,在培育学生拥有“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劳动的习惯”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1.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探究融合育人策略。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课程优势,不断丰富和细化融合学习的课程体系,让学科课程、德育课程、综合课程齐头并进。同时,在持续发挥雏鹰飞体育俱乐部、小蜜蜂艺术团、红黄蓝书画社三大传统体艺精品社团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人工智能、采茶小戏迷等90余个社团,在多社团的课程教学下,不断拓展“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有序推进融合育人的探索。
2.以实践体验为依托,丰富融合育人途径。
学校以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常态化开展了“1+217”志愿服务活动和寻访“六个江西”系列寻访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同时还制定了劳动教育建设方案,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划,确保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在体育教育中,学校全面夯实“2+X”阳光体育工程,为学生体育素养的持续发展助力。
3.以多元评价为导向,明晰融合育人目标。
学校立足“五育并举”,修订完善了《赣州市文清路小学成长积“赞”册》,抓住减负“突破点”,从“德行”“勤学”“运动”“美育”“劳动”五个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从孩子们能理解、易做到的细节入手,鼓励大家积“赞”争先,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坚持多元综合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建构“新三好”评价体系 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案例获江西省评价改革优秀案例。
勤廉是美德,传承正当时。赣州市文清路小学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将勤廉的种子深植于全校师生心中,不断激励全体师生集思广益,开拓进取,共同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的篇章,仅2023年学校就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等三项国家级荣誉,截至目前学校已获国家级荣誉二十余项,学校改革发展迈出坚实步伐。